张子阳的博客

首页 读书 技术 店铺 关于
张子阳的博客 首页 读书 技术 关于

丑陋的中国人

2014-08-04 张子阳 推荐:


忘记了什么时候买的这本书,最大的可能就是因为这刺眼的书名让人过目不忘就买下了吧。买回来在书架上躺的时间比较久了,前段时间看到,就拿出来读了一遍。这本书的很多内容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因为骂了太多的人,自然也招到了无数人的骂。这篇读后感只是书中内容的一些总结和反思,并不完全代表我的看法。

这是一本抨击中国文化中有毒部分的书,并赤裸裸地揭示了中国人表现出的种种丑陋行径,同时给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这本书的书名没有加量词,诚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丑陋,中国当然有美的人,而西方国家也有丑陋的人。这本书所描述的丑陋现象是指大多数的中国人,或者中国人在很多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丑陋一面。

作者也是中国人(中国台湾),写这本书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羞辱、污蔑和诋毁自己的同胞,因为羞辱中国人与羞辱自己并无二致。写这本书的目的应该是警醒国人,让我们能够检讨自身,如果凭借作者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不断加以改善,那么整个国家和社会自然会越来越好。我想这也是作者写这本书的初衷,但显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事情。

这本书大体上分为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在国外的几次演讲的实录,这几次演讲的核心内容都是中国人所表现出的问题,即“丑陋的中国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也就是本书书名的由来;第二部分是作者的三十余篇杂文,由作者的各本杂文集中挑选出来,这些杂文更加具体的描述了作者所遇到的种种丑陋现象。这些杂文大多比较尖酸,大多进行了戏谑和嘲讽。第三部分,则是社会各界人士,在听闻作者的演讲后,在各种报纸上所发表的论战,有挺作者的,也有贬作者的,但大体上挺作者的占了上风。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中国人所表现出的一些丑陋面,并且每一点都列出了案例。这里简单摘录一些:

  1. 脏乱吵。国外中国人聚集的社区,整体不及其他国家人聚集的社区。中国人说话嗓门高,即便是在公众场合 。
  2. 窝里斗。整中国人最厉害的就是中国人,中国人在自己国内窝里斗,到了异地他乡,没有团结起来仍然是窝里斗。
  3. 不团结,不按议程办事。讨论决定的事情,最后结果可能还是各按个的想法来。
  4. 死不认错。尤其是对比自己级别低的人,比如说自己老婆、小孩、下属。
  5. 不认错,而且理由很多,往往错都在别人身上,自己没有错。
  6. 心口不一,造成我们会耗费很多精力去揣摩别人的真实意思。
  7. 心胸狭隘、没有包容性。器小易盈,顺风顺水的时候,容易自我膨胀,自傲;身处逆境的时候,又容易自卑。唯独缺少不卑不亢的自尊。
  8. 中国人不能诚恳地赞赏别人,反而容易妒火中烧,善于说风凉话打击别人。
  9. 中国人的人情体现在家人和关系密切的人之间,但是对陌生人则少有人情味。西方社会的人情味很多时候体现在陌生人之间。
  10. 中国人猜忌心比较重,别人好心帮忙,也容易被认为图谋不轨。主要由于历史上中国长期的战乱、穷困造成了人们的不安全感。
  11. 中国人比较自私,往往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其他人的利益。
  12. 不够礼貌,“对不起”、“谢谢你”、“有什么我可以效劳”三句话说得太少。

作者引用了一句话来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想要知道你的前世,看看你今世的境遇就知道了。 想要知道你的来世,看看你今世做些什么就知道了)。将含义引申一下,中国之所以有这种种丑陋的现象,之所以近代史上被列强欺凌,之所以目前仍未成为世界一流发达国家(今生),正是由之前的原因造成的(前世)。因为中国人本身的聪明程度和智商没有问题,那么这个原因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存在问题。书中列举出来了几点说明文化的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国思想和文化最灿烂的一个年代。从那以后,东汉董仲舒独尊儒术以后,文人的思想就被禁锢了。除此以外,还讲究“师承”,即文章、发言不能超出老师的范围,进一步禁锢了思想。

2、西方大体上是向前看的,西方也有丑陋的东西,比如说种族歧视、奴役黑人,但西方制度促使人们进行反思并不断的完善,是一种向前看的思维。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一种保守的、向后看的思维。如果看一些古籍就会发现,当国君存在问题或者国家有问题的时候,士大夫往往是提议看尧舜禹,看先皇、看宗祖,总是在推崇古训、古制(用作者的话就是:古时候啥都有,古时候啥都好)。很少想要改变,或者产生新的东西出来。每当有人想要改变,比如王安石,就会有一群遵古的人跳出来阻挠。

3、儒家有“利不十,不变法”的说法,但是哪里有百分之百的利益?因为这种保守退缩的观念思想,使得国家很难进步,因为儒家思想是正统,总有儒家士大夫站出来阻挠变革。

4、中国古代的法律只有犯罪法,犯罪法规定了触犯了哪些法律,要接受什么样的刑罚;而西方的罗马法分为了两部分,一本是犯罪法,另一本是公民法,公民法让人民知道,天生应当具有哪些权利。因为公民法的缺失,人民不知道自己有哪些权利,变成了世代为权贵做奴这样一种状态,甚至自己的命都是皇帝的,比如“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5、中国胆小怕事,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经常用“算了,算了”、“过去的都过去了”,缺乏据理力争的勇气。因为忍让一直是传统文化中强调的美德,但却正因为此,侵害的一方才更加的肆无忌惮。忍让过度实际就变成了一种奴性。

6、儒家思想提倡“明哲保身”、“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正是这种思想使得人们面对暴政的时候不愿意去抗争,而宁愿去等着别人抗争。当所有人都这样想的时候,结果就是没有人抗争,所以中国发生起义的时候,一定是被压迫的横竖都是一死,饭都没得吃的时候。只是受到一点利益损害,往往就“算了”,或者等着其他利益同样受损的人去诉求。

7、中国自古以来就将社会阶层划分成为了“士农工商”四级,最有地位的就是“士”,即做官。西方科技文明大踏步前进的时候,我们的社会精英仍然在为科举考试苦读。而最被看不起的“工”(工艺与科技)与“商”(经商)对于社会进步的贡献却是最大的。作者在这里提出来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鸦片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了中国,才使得我们与世界文明不至于脱节得太严重。如果没有这场战争,如果我们不融入世界,可能中国扎辫子、裹小脚、愚昧落后的年代会延续的更久。

8、“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在书本上出现过,历史上从未发生过。自由、民主、法制等观念,在中国古代史上没有出现过。春秋时期,国君和大臣是可以平起平坐在榻榻米上的;西汉刘邦时候,叔孙通制定了朝仪,大臣们和皇帝开始保持距离,但还有座位;宋朝以后,座位都没有了。

9、目光如豆,我们的传统文化里,只有功名富贵才是正路,干其他的都是“不务正业”,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10、急功近利。中国人把自己的国家当旅馆,只将就住一宿,不做长久打算。“官不修衙”,是为了不让别人捡现成便宜;“少不种核桃”,因为核桃要十几年才能结果实。我们国家现在粗暴式地发展,何尝不是如此呢?

至于解决办法,一个是提高鉴赏力,对于哪些是好的哪些是有问题的能有一个认识。因为身处“酱缸”之中,容易泯灭掉自己的鉴赏力(就好像所有人都不排队,就会认为不排队是正常的,自己如何跳出这样的思维呢?)。除此以外,就是通过人权、自由、民主、法制了。关于解决办法,作者提的倒是不算太多。

这本书对我还是有不少帮助,至少开拓了思维。之前我对儒家的理论还是蛮推崇的,因为总体上是修养品性、使人向善的。看完这本书,我觉得儒家的行为规范,对于提升个人修养还是很有帮助的,对于治世而言,或许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儒家整体上期望通过“每个人都做好人”(民众做君子,国君行仁政)来实现天下太平,但人在缺乏约束的情况下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人本身都会有欲望(权力缺乏制约就会滋生腐败);而应该是保证每个人的人权,再通过法制来约束人,通过权力制衡、社会监督来约束政府和官员。

不管怎样,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很大的话题,我无法做一个定论,这里只是对这本书做一下总结,顺便闲侃几句。

感谢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