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阳的博客

首页 读书 技术 店铺 关于
张子阳的博客 首页 读书 技术 关于

财富的逻辑1: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2018-01-11 张子阳 推荐:

这本书是陈志武先生发表在杂志上的文章合集,并不是专门写作的一本书,时间集中在2002-2007年,杂志以《新财富》、《证券市场周刊》居多。因为是一本杂文集,且写作时间不同,因此会出现有几篇文章的观点和主题其实是一样的,只是举了不同的事例来说明,即一个观点反复出现(例如产权、权力制约等)。这本书出版于2015年,而2007-2015这近10年,中国又经历了一波高速发展,可惜没能进行解读。时代发展太快,这本书相对就旧了一些。有水平的作者,书一般都是不难读懂的,这本书虽然讲了很多经济方面的知识,但很易读懂。

下面摘录了书中的一些观点:

中国奇迹的源头,除了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外,还源于西方在过去200年建立的全球化世界秩序。如果没有这趟便车,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奇迹”。

各国制度的同质化、资本的全球化及中国的改革开放,造就了今天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财富奇迹。

十六十七世纪,还没有一个全球化的法律秩序,也没有类似联合国的国际性组织,各个国家为了保证海外权益,只能诉诸武力。比如英国皇家海军,就用于保护东印度公司的海外利益。现在因为发达国家逐渐建立起的这些国际游戏规则,使得中国面对的外贸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而且使世界出口市场的容量大大增加,乃至中国制造多少,世界市场就能吸收多少。

在“生产型国家”,价值主要靠“生产”东西来创造;在“财富型国家”,新的价值来自金融交易、财富投资管理、医疗健康、文化艺术等“服务业”。说到底,一天24小时,谁需要那么多的“东西”呢?

过去人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年轻的时候需要钱,却没有足够的积蓄;年老的时候不需要那么多钱了,却有很多的存款。而住房贷款、教育贷款、消费贷款等金融服务,本质上就是把居民一生中不同年龄时段的收入进行重新配置。

过去不会产生像今天这样暴富的富人,因为现在的富人,可以把你未来的收入,变现到现在去花。比如通过卖掉股票,股票其实是公司未来收益的一种期望。比如本来因为民众没有那么多钱,卖不了高价的物品,通过分期贷款的方式,卖到一个很高的价格。

一个国家的财富不仅是由天赋的“地大物博”来决定的,在当今时代,更重要的是理性化的制度机制和金融创新,取决于你的制度是否最有利于市场交易的发生,使交易的成本最低。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因为我们有很多的制度障碍,例如各式各样的行业审批、对市场的行政管制、朝令夕改的政令等。茅于轼所说:我们不得不为制度付出高昂的成本。

为什么这些年中国发展速度很快?因为虽然我们制度上有缺陷,但是我们增长依赖的行业是制造业,制造业的特点是生产实实在在的“东西”,而制造业对于制度的依赖性比较低,买卖双方都不容易被骗。而金融业则完全不同,金融业更依赖合理和法制的制度。

政府掌握大量资源又缺乏制约的时候,资源的配置就既不符合效率原则(不是按市场规律分配),又不符合公平原则(没有民主问责机制),而只会符合权力原则。并举了北京和各个省会的经济发展作为例子,在建国初期,这些城市的发展并没有现在这样靠前,但是由于资源配置的倾斜,最后成为了发展建设最好的城市。哪个地方在经济规划过程中的权力越高,那个地方或群体得到的资源就越多。

农业发展前景有限,不能依赖农业致富。人一天只能吃那么多。这个观点可能有一点问题,因为农业可以升级,更少的人种植更高品质的作物。

民营是自古人类最自然的谋生方式,“花自己的钱才心痛”是再自然不过的黄金定律。

感谢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