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
这本书是2019年的新书,我无意中在京东畅销榜上看到,2019年1月经管类的销量前5名。本来因为还积压了很多之前买的书没来得及看,打算很长时间都不买新书了。然而冲着副标题的“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以为全书会对未来几年或者十几年的社会发展趋势做一个预测,还是有点兴趣的,于是买来读了。
作者认为现在以及未来几十年都处于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计划每年出一本,一共出30年,来记录这些变化。有点类似于《光荣与梦想》,该书记录了1932-1972年这段时期的美国历史。和《光荣与梦想》不同的是:这本书并没有一一记录2018年发生的重要事件,而是用微观的视角,介绍了当下社会不同人群的生活状况。从他们的生活状况,来窥见社会的一些变化。而后者则更像是一本历史书,主要记录了每一时期的重要事件,例如镇压老兵的救济金事件、罗斯福新政等。
这本书与《光荣与梦想》还有一大不同,就是作者计划每年出一本,这就有点类似“年终总结”了。然而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讲,一年这个尺度又太短,可能事件都比较“琐碎”和泛泛。所以,我觉得每5年出1本,或许更合理和可行,可以选取5年间的若干重大的事件进行主要讲述。
简言之,这本书不是一本趋势预测的书,也不是一本历史书,而是讲述当下的书。
我们所交往的大多数人,或者说我们的交际圈,往往都是和我们类似的人(职业、年纪、兴趣),差距不会特别大,因此,我们可能很少会了解到圈子以外其他人的生活状态。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我们同一时代其他一些人群在做什么。书的作者何帆,通过对大量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访问和对话收集了很多的资料。可惜,这本书的例子仍比较少,深度也比较浅,薄薄的200多页,2天就可以读完了。
全书一共5章,第1章作者主要讲述了为什么写这本书,以及本书与传统历史书的不同。提出了过去30年中国的大趋势:工业化、城市化和技术创新。并引出了5个变量:中美贸易摩擦、技术赋能、新旧融合、自下而上的城市化、重建社群。除了中美贸易摩擦作者仅在第1章做了简要介绍以外,其他4个变量,作者用后面的4章逐一进行了展开讨论。
中美贸易摩擦
中国和美国和好,唯一的可能就是火星人入侵地球。美国将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未来中美将长期处于竞争和对抗的状态中。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因为中国有着全球最多的人口和最大的市场,因此很多新的技术和应用将会在中国率先产生。
技术赋能
极飞科技在新疆使用无人机为棉花喷洒农药。应用技术主要是找到应用的场景。
酒店服务机器人,自动送货到酒店客房;展会、博物馆服务机器人,自动进行讲解。
作者提出,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一种是掌握“核心技术”,结果就是纵向一体化。一种是掌握应用技术,例如流水线组装。“核心技术”是不符合现在全球分工协作的背景的,例如,如果说发动机是核心技术,那么炼钢是不是核心技术,铁矿石开采是不是核心技术?
这里我觉得有点问题,所谓的核心技术应当是仅有一两家掌握的技术(限制了你的选择权)。就拿作者举的发动机来说,全球就一两家掌握,那就是核心技术;虽然发动机需要钢,但炼钢厂则有很多的选择,所以就不是核心技术。
新旧融合
热衷于造车的互联网企业,例如蔚来汽车。传统型企业,例如海尔,则倡导平台化、去海尔化,孵化内部的创业、创新型项目。
电子竞技逐渐被社会所认可,体育竞技存在的前提是有感兴趣的观众,电子竞技在年轻人的流行度和关注度高于很多的传统体育项目。2018年的雅加达亚运会也开始加入了电子竞技的项目。
自下而上的城市化
自上而下的城市化,是指由政府规划和主导、飞速发展的城市化,如今已经难以为续。
中心化的城市(单核城市)容易造成很多问题,例如拥堵,因为资源过于集中,往往是居住在一个区域,办公在另一个很远的区域。而去中心的城市化(多核城市),则在每个区域都能完成自给自足。这个我感受比较深,深圳的每个区几乎都有自己的中心城区(商业街区)、体育娱乐中心(体育馆/运动馆),我几乎很少需要去到其他区,在自己居住的区就满足了所有生活需要。
自下而上的城市化则更具多样性。例如东莞,东莞没有市中心,没有县只有镇,每个镇都有自己独特的产业。
城市的“精明收缩”,城市规模搜小了,但却没有凋敝,相反更有活力,更加宜居。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一些城市会出现“收缩”的情况。
互联网和商铺的融合,使得“地段、地段、还是地段”的地产铁律变得不那么重要,而开在内街小巷中的别具特色的小店则可能生意爆绷,即“网红店”。通过互联网+GPS定位,消费者可以方便的到达店铺。
重建社群
作者举了阿那亚和聚龙小镇两个小区作为例子进行了讲述,普通的小区邻居之间的关系冷漠。而阿那亚是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气息较浓的社群,邻居关系更加和谐;聚龙小镇则是以老年人为主的社区,邻居间见面会亲切地打招呼,小区写着“小镇没有陌生人,我们都是一家人的标语”。
这个也比较符合现实,我在现在的地方住了5年了,而同一单元同一楼层的邻居都不认识,偶尔电梯碰到既不会打招呼更不会聊天。记得很小的时候,那时候厨房是公开的,一层的人都用同一个厨房,做饭的时候好不热闹。邻里的关系也更近一些。
作者最后还举了一个乡村小学的例子。在那里,由于老师多学生少,学生和老师的关系更加紧密。不止是大人需要社群,小孩子也同样需要。
感谢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