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阳的博客

首页 读书 技术 店铺 关于
张子阳的博客 首页 读书 技术 关于

中国优势:抓住全球创新生态新机遇

2020-01-19 张子阳 推荐:

2020年了,记得以前想到202x年的时候,总感觉很遥远,像是未来一样。转眼上一个十年已经过去了,我们迎来了21世纪的下一个十年。我想知道下一个十年在中国生活和工作,机会在哪里。所以,被这本书的名字《中国优势》所吸引,本以为是讲在中国有哪些新的优势增长点,然而,这本书的只是局限在科技产业。一方面,有可能作者认为未来的增长就位于科技产业;一方面,可能因为作者的投资机构背景,其主要投资和研究的领域都在科技产业。

中国优势,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复杂产品,尤其是科技产品的生产制造能力。这是由过去几十年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来决定的。越是生产复杂产品,例如iphone等,就越是能提升制造业的技术和经验。除了生产能力以外,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产品制造的生态链,要知道,当前一个复杂产品往往涉及到上千的零部件,而在中国,几乎所有这些零部件,都可以就近找到供应商,这就极大的便利了产品的组装和生产。这样也容易形成一个壁垒,即单个企业不易“出逃”,换言之,就算某家企业将其工厂转移到了东南亚,但是其配到的零部件生产厂商却难以转移,随之而来的就是物流和沟通成本的增高。

作者还提到一个对中国制造业的误解,就是“人工成本低”,实际上,中国的人工很早就已经不低了。所以现在出现了一些两级分化,高端制造业早已削减员工数量,全面引进自动生产线和机器人;只有需要手工作业的低端制造业,才考虑转移至东南亚、印度等人力成本更低的地方。但据我从其他资料上得到的讯息,就是东南亚的工人相对比较懒惰和散漫,人口素质和中国有一些差距。

本书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井喷的时代,然后以 科研-研发-量产-市场,这4个环节为主线,讲了这4个环节各自的主体是什么,服务这几个环节的机构有哪些,未来中国的科技创新该怎么做。

科研

科研创新的源头在高校,科研的结果就是获取了某项技术的发明专利。这里,作者将这种基于发明专利的创新称为硬科技创新;区别于微博、团购等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后者这种“创新”的特点在于门槛低、易于模仿。这部分,作者重点提到了美国的《拜杜法案》,专利的所有权和商业权是分开的,高校将商业开发权转让给企业后,知识产权仍归高校所有,收益也分成了预付费和产品上市后的销售分成。这部分主要的问题是:科技企业家比较稀缺,学术界和产业界之间缺乏信息对接的渠道。高校难以找到合适的技术转让人,高校的教授在商业界缺少人脉和资源。不少教授带领学生自己干,经常是在早期融资来的资金用掉后失败。比如中国目前比较通畅的技术转让渠道,是鼓励科技人员以停薪留职的方式创业。

这主要是信用机制不完善,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高校不知道谁能合作,担心好的技术收不回来钱,只能追求一次性将专利技术卖个好价钱,在最开始多收些钱,之后赔了赚了都与自己无关。因为一次性的收费比较高,也将一些原本可能合适的初创企业挡在了外面。

作者认为,高校和科技企业家的对接,是当前的主要问题之一。

研发

研发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他们是动科技的、经验丰富的、有良好信用的科技企业家。研发的任务是将专利转化为产品。科技企业一般是“双长制”:一位有丰富市场经验的首席执行官和一位有着深厚科研背景的首席科学家。成为科技企业家,作者认为通常有两条通道:1.年轻的时候,加入初创企业,然后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就经历了一家企业完整的成长过程,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的经验,之后独立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但这种方法数量相对较少,毕竟这样的机会不多见(大多数科技企业,没有成长起来就半路倒掉了);2.一毕业就进入大企业,在一个大的平台上浸润多年,建立广泛的人脉,接触大量优质资源,在看到好的创业机会时,就能用积累的经营管理能力创立自己的企业。后一种方式就常见的多,作者将BAT这样的大企业视为是创业者的“黄埔军校”。而美国企业,如果想和中国合作,会首选在西方受过教育、有丰富经验的华人员工,然后把他们派到中国对接中国制造。

这里感慨一下:名校毕业、大企业高管背景,对于想创业的人来说,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信用背书。如果没有这些,想要在科技互联网领域创业,需要付出的更多,成功的几率也更低一些。

研发的问题在于容易死于“量产前夜”,因为量产往往需要很大的前期资金投入,而早期的量产数量又偏少,找到合适的制造企业相对困难。作者认为,量产是当前中国的主要优势,但可以在对接国外科技企业方面,做得更好、更开放一些。

量产

创新的成败看量产。量产是如何用流水线造出大规模、低价格、高质量产品。这部分是中国的优势,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支持复杂产品大规模开放制造的国家”。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西方国家按照“微笑曲线”,只想掌控整个生产链条过程中利润最高的两端:一端是产品设计、一端是品牌和销售,而将利润很低的制造环节,外包出去。作者认为,中国目前仍位于一个制造业领先的窗口期,这个窗口期可以保持10到20年,如果制造业和国外科技研发企业的对接不顺,那么可能就面临美国的挑战。美国已经重新开始重视制造业。

这部分,作者认为中国制造业的另一个优势是比较灵活,小批量的生产也可以做到。而这正是科技公司将产品进行更大规模量产前所需要的。如果中国制造可以对国内外这种类型的企业提供更好的支持,那么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制造企业不愿意接“小单”主要是信任问题,担心产品做起来后,科技企业又将订单转到其他更大的制造企业。作者的建议是制造企业可以以工厂入股的形势和科技企业合作,进行一个深度的利益绑定和长期合作。但这里我觉得是有点不靠谱,科技企业倒闭的概率很高,如果科技企业最后关掉了没能上市,制造企业的风险谁来承担呢?

关于制造业,作者吐槽了一下“工业4.0”,认为工业4.0只是在升级“怎么造”,而不是“造什么”。提高制造业能力,关键是承接高精尖的产品,然后企业就会去想办法升级制造能力。而不是先去做升级,再去找造的东西。

市场

只有用户用上,创新的价值才兑现。只有经历了用户对产品的应用和改进,创新才算完成一个闭环。作者将用户分为了5类:创新者(喜欢尝试新东西,不在乎有缺陷);早期使用者(第一批使用产品的非发烧友);早期主流用户(产品在市场上铺开一段时间后,才开始使用的用户);晚期主流用户(从众型用户,看到别人买了才买);落伍者(对高科技产品没有兴趣的人)。

在第2类用户和第3类用户之前常常存在一个企业不好跨越的鸿沟。这部分,作者用小米作为案例,介绍了如何通过和早期用户的互动,进一步打磨产品和完成用户的口碑宣传。用苹果作为案例,说明了科技产品也可以是一种时尚。

本书的后半部分,作者还着重讲了围绕着上面的4个环节,一些其他的参与者。包括大企业、资本、支持机构、创新区和政府。

总得来说,这本书能让我了解一下整个科技行业的各个链条。但是,对于既不是高校教授或者高校职工,也不是科技企业家,没有在政府部门工作,不是科技创业者也不做投资,且没有从事制造业的人,比如我来说,也就是看个热闹吧...

感谢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