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阳的博客

首页 读书 技术 店铺 关于
张子阳的博客 首页 读书 技术 关于

亲密关系

2020-10-25 张子阳 推荐:

不管处于哪个阶段,我们都有可能身处一段亲密关系当中,可能是自己的男/女朋友,也可能是自己的配偶;我们可能与亲密伴侣相处得和谐融洽,也可能遭遇各种摩擦和危机;我们还会遇到自己爱而不得的人,同样,我们也会遇见“妾有情,郎无意”的情况。但不管怎样,和自己在乎的人保持健康、友善、亲密的关系,是心情愉悦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际关系方面的书我看得不多,因为之前我一直以为,遵循几个关键要素,人际关系就不会太差,比如:心怀善意、没有偏见、关心他人,但后来发现仅仅这些还不够,我还是需要更系统地学习一下(除此以外,很多时候,我觉得很多时候做得不够好,并不是心地不够善良,而是性格使然,比方说控制不好情绪、急躁等,所以修炼内心,让心境更为温和,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一段时间,我在知乎上面查看关于和亲密伴侣如何更好相处的帖子,然后就看到了一篇推荐,大概意思是说,严肃认真地学习一下这本《亲密关系》、《进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要把知乎上大多数关于两性关系的书秒成渣渣。于是,我就把这几本书都买来了。

这本书的英文版已经出到第8版了,国内仅引进到第6版,一般来说,能够长期一版再版的书都是比较经典的,这本书也是一样,综合了心理学、社会学、沟通研究和家庭研究等几个学科的知识。可以说讲解了关于两性关系的方方面面,比如人们普遍关心的吸引力问题,沟通问题,何为爱情等等。与市面上很多的畅销书不同,这类“情感问题”的畅销书往往是来自作者的个人经验和理解,有时候甚至有误导性(本书作者多次批评了《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这本畅销书),这本书的结论更多来自心理学和社会实验,有着数据支撑。值得称道的是,这本书的翻译一流水准,读起来很畅快,没有一点生硬或者词不达意的感觉。当然,这本书也有它的局限性和不足,因为它更多考察的是美国人,而中国和美国因为文化差异,在个性上也会有区别,比如美国人更直接,而中国人更含蓄,这种性格差异在面对情感问题时,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吧。

下面是我自己整理的一些摘要:

亲密关系和泛泛之交的程度差异:了解、关心、互相依赖性、互相一致性、信任、承诺。

人们需要亲密关系的原因:归属需要。我们期待与那些了解、关心我们的人交往和沟通。个体需要的亲密关系无需太多,几个便可。在归属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建立人际关系的内驱力就会降低。一般而言,具有亲密关系的人较之单身生活的人更幸福、健康、长寿。总得来说,我们的幸福感看来取决于归属感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们可以在 回避亲密 和 忧虑被弃 两个维度上划分出4种依恋类型。

回避亲密:影响人们接纳相互依赖的亲密关系的难度和信任程度。在亲密关系中感到舒心和轻松的人,回避亲密的程度就低;而与伙伴亲密接触时烦躁不安的人,其回避亲密的程度就高。

忧虑被弃:即害怕他人认为自己没有价值而远离自己。安全型的人在与他人亲密接触的过程中非常安心,不会担心别人会苛刻对待自己;因而能积极地寻求亲密、相互依赖的人际关系。

四种常见的依恋类型:

安全型:在感情上很容易接近他人。不管是依赖他人还是被人依赖都感觉心安。不会担忧独处和不为人接纳。回避亲密低、忧虑被弃低。

痴迷型:希望在亲密关系中投入全部的感情,但经常发现他人并不乐意把关系发展到如自己期望的那般亲密。没有亲密关系让我不安,有时还担心半侣不会像我看重他一样看重我。回避亲密低、忧虑被弃高。

疏离型:即使没有亲密关系也安心。对我而言,独立和自给自足更加重要,我不喜欢依赖别人或让人依赖。回避亲密高、忧虑被弃低。

恐惧型:和他人发生亲密接触使我不安。感情上我渴望亲密关系,但很难完全相信他人或依赖他人。担心自己和他人变得太亲密会受到伤害。回避亲密高、忧虑被弃高。

把与任务有关的“男子气”的才能称为工具性特质;把与社交和情感有关的“女人味”的技能称为表达性特质。这两类特质在同一个人身上出现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双性化的人可能是这样一个人:在职场激烈的薪酬谈判中能有效而强悍地捍卫自己的利益;但回家后又能细腻而温柔地安慰刚刚失去宠物的孩子。在实际生活中,如果人们可以选择的话,大多数人更喜欢双性化的恋人或配偶,而不是完全男子气或完全女人味的配偶。

吸引力

从心理学来看,迈向人际关系的第一步永远一样:人际吸引,即接近他人的愿望。人与人之间产生吸引力最基本的假设是:他人的出现对我们有奖赏意义。影响吸引力的奖赏有两种类型:与他人交往产生的直接奖赏,和仅与他人有关的间接利益。

临近:喜欢身边的人。一旦我们确定了居住、工作或上学的准确地点,我们大体上也就决定了哪些人将会成为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方便:远亲不如近邻。分居两地的亲密关系一般不如朝夕相伴的亲密关系令人满意。熟识:重复接触。重复地接触他人(甚至只要看到他人的照片)通常能增加我们对他们的喜欢程度,而不会导致厌烦,此即曝光效应。

长相:喜欢那些美丽的人。人们似乎受到“美的就是好的”这一简单刻板印象的影响;人们认为有吸引力的人也有着令人满意的特质,以与其俊美的长相匹配。而且我们似乎自动地做出这些判断,没有丝毫有意识的思考;我们看到俊美面孔的那一刻就已开始了对它的正面评价。人们聚在一起时,长相真的很重要。外貌吸引力或许是影响男女之间最初喜欢彼此最重要的因素。

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对未来伴侣的期望值=伴侣的外表吸引力 x 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最吸引人的伴侣是长相还过得去,也很有可能接纳我们的人。人们似乎注意到别人接纳和喜欢自己的可能性,他们更可能与那些愿意接纳而不是拒绝他们的人接近。

喜欢与我们相像的人。我们会从伴侣那里获得三种不同的信息,它们会影响亲密关系的发展。当伴侣第一次相遇,彼此的吸引力主要建立在“刺激”信息基础上,包括年龄、性别、长相等明显的外部特征。随后就进入“价值观”阶段,吸引力取决于彼此态度和信念的相像程度,人们开始了解彼此是否喜欢同样的比萨、电影和度假方式。再往后,“角色”的相容性才变得更重要,此时伴侣们最终发现他们在养育方式、事业居家等基本的生活要务上是否一致。

人们还仰慕那些有能力和才华的人,这些特质是自己所没有并渴望拥有的。相像起作用的另一微妙之处在于,那些我们渴望成为的人对我们有吸引力。我们往往喜欢那些与我们的理想自我相像的人,即那些拥有我们期望得到却并不具备的品质的人。

如果可以选择,大多数人都期望伴侣有以下的特点:

热情和忠诚,值得信赖、亲切友善、给予支持、善解人意; 吸引力和活力,长相俊美、性感、外向; 社会地位和资源,经济宽裕、生活安心。

女性挑选丈夫,更看重良好的品格而非英俊的外表。她们在思索持久的亲密关系时,更看重热情、忠诚、社会地位和经济资源标准,而不是长相吸引力和活力标准。在长期亲密关系中,男性更看重吸引力和活力而非社会地位和经济资源。普通的男性更喜欢没什么金钱、友善、漂亮的女子,而不是有钱但爱抱怨或温柔但丑陋的女子。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一般指我们理解社会现象的知觉和判断过程。同一个事实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但不论你选择何种解释,你的判断都可能非常重要。其结果是你的认知可能巩固,也可能损害你们之间的关系。

这一章讲述了很多心理学上的认知偏差。

验证性偏差:人们常常寻找那些能够证明自己正确的信息,而不是那些证明自己错误的证据。人们对自己人际关系的知觉并不像自己认为的那样超然客观、准确无误。

行动者/观察者效应: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与对观察到的伴侣的类似行为的解释完全两样。

自我服务偏差:把成功归于自己,而极力推脱自己在失败中的罪责。

记忆:如果当前幸福,人们倾向于忘记过去的不愉快;但如果伴侣感到痛苦,亲密关系在走下坡路,人们会低估过去曾经的幸福和情意。

自我实现的预言,指错误的期望最终变为现实,因为它会诱导被期望人的行为,从而使错误的期望得到实现。自我实现的预言非常生动地说明了知觉的力量,因为预言中的事件之所以发生,只是因为人们期望它发生,并且被期望的人就像所期望的那样去行动。

这本书很厚,上面只是总结的一部分,剩余的后面有时间我再做更新了。

感谢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