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阳的博客

首页 读书 技术 店铺 关于
张子阳的博客 首页 读书 技术 关于

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2021-02-24 张子阳 推荐:

2020年1月的时候,看过一本书,名字叫做《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作者成甲极力推荐了得到APP上的一个付费专栏:万维钢的“精英日课”。于是我就在“得到”上订阅了这个专栏,想体验下看看究竟如何。我订阅的时候这个专栏已经出到了第4季,因为是“年度日更”的栏目,所以每季有300多期的内容,每一期大概12分钟左右。这一年的时间,我听了两季半,觉得非常有意思。这个专栏的知识非常广博,虽然不敢说是无所不包,但也可以说是涵盖了很多现代社会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和 一些前沿的思想和观点。专栏大体上有4种形式的内容:1、当前一些高品质新书的解读,这些新书很多是只有英文版,尚未引进国内的;2、对一些知识性期刊,例如《经济学人》、《大西洋月刊》,的内容的解读;3、作者自己对当前一些热点问题的理解,或者是针对某个专题,例如博弈论、相对论的整理;4、答读者问。

作者在专栏中提到了自己出版了几本书,其中就有这本《万万没想到》(其他的有《智识分子》、《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高手》等)。买完了之后,只是大概翻了一下,就发现... 原来,这本书和得到专栏上的内容几乎一模一样,差不多每一篇我都在专栏上听过一遍了。专栏一季的费用是279,听完一季花费的时间差不多要60小时。而这本书只花了34块,阅读这本书大概只需要花费12个小时左右。如此算来,看书不管是从经济上,还是从效率上,都是完胜得到专栏呀。专栏的最大好处,或许是可以边开车边听,而读书,则只能找一个固定的时间、安静的角落阅读吧。

下面我们就看看这本书大体上讲了什么,其实也就是得到上“精英日课”专栏的内容,但并不是对应某一季,书籍和专栏的内容顺序是各自独立组织的。

这本书分为了四个部分。共有40篇文章,每篇文章都会告诉你一个道理、一种观点、一点思想或是一些见解。每篇文章之间可以认为没有联系,所以这本书从哪个位置开始阅读都没有影响。第1部分“反常识思维”,说明了很多我们视为常识的传统智慧其实是错误的,并列举了人脑的几个思维误区;第2部分“成功学的解药”,讲的是经过科学验证的、提升自我的方法,包括意志力、专注力,以及“刻意练习”等内容;第3部分“在现代生存”,则关注了很多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等;第4部分,“霍金的答案”,听上去好像是偏硬的物理知识,实际上是讲科学研究的方法。

顺便一提,2021年作者出了一本新书,叫做《学习究竟是什么》,本书第2部分“成功学的解药”,几乎完全包含在了这本新书里。关于《学习究竟是什么》,后面我再分享。

下面是一些章节的摘录,因为太多,所以我只摘录了部分,供大家管中窥豹。如果感兴趣,可以去购买原书。

反常识思维

理工科思维要求量化输入和预计输出。伦敦奥运会组织者给运动员准备了15万避孕套,竟在开幕仅仅5天被用完。腾讯请来了梁文道、蒋方舟、阎连科三人对此事发表了意见。梁文道说“他从来都是公开支持性产业和性工作者的”;蒋方舟说“拥有优秀基因就会花心”;阎连科说“中医认为以毒攻毒,性可能也是一个疏通渠道”。可他们怎么就不算算,一万名运动员,5天用掉15万只,这是每天6次的水平!真正合理的解释是大部分避孕套被运动员拿走当纪念品了。

别想说服我

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一种是“律师机制”,先有结论再去找证据。世界上科学家很少,你猜绝大多数人使用什么机制思考?每个人都爱看能印证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我们不但不爱看,而且还会直接忽略那些不符合我们已有观念的证据。这个毛病叫做“确认偏误”。如果你已经开始相信一个东西了,那么你就会主动寻找能够增强这种相信的信息,乃至不顾事实。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房价是高是低只与一个因素有关:他是不是已经买了房。

真理追求者

生活中的成年人如果不不被“双规”,很少承认自己的错误。一场争论之后没人会说“我以前想错了,原来是这样”,但是科学家可以。科学家也会拉帮结派,也会有各种偏见,也会以证明别人错了为乐,但是所有科学家有一个共同的优点:他允许你改变他的想法。为什么?因为科学家是真理追求者。

最简单概率论的5个智慧

科学的励志和励志的科学

真正能左右学习成绩的品质只有一个:自控。能管住自己,该上课的时候就去上课,该写作业写作业,多学习少看电视,这个品质就是学业成功的秘密。统计表明,想要预测一个学生的大学成绩,自控能力甚至是比智商和人学成绩更好的指标。研究者普遍认为,排除智力因素,不管你心目中的成功是个人成就、家庭幸福还是人际关系,最能决定成功的只有自控。

什么是好的读书笔记?

  1. 晰地表现每一章的逻辑脉络;
  2. 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3. 有大量的自己的看法和心得;
  4. 发现这本书和以前读过的其他书或文章的联系。
“带走书中所有的亮点” 要求显然过高了。一本好书可能有非常多的亮点,万维钢专栏的书籍解读,可以说是他的“读书笔记”,内容是相当长的,他作为职业专栏作家,可以这么做,毕竟可以为他带来收入;而不同的读书者,因为还有其他的工作,所以很难做到这一点,而且也不是所有书都值得花很大的精力去写读书笔记。毕竟,做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花费一项很贵的成本:时间。

重要的是一定要能看出作者的逻辑脉络。大多数人之所以没有真正地理解一本书,就是因为看不到这个脉络。每一章的逻辑结构如果真写出来也许只有几句话,可是这几句话却常常分布在好几十页之中。

世界上有很多比读书更重要的事。在做事和读书之间,做事优先。但读书是除实践外迅速积累见识的最好办法。

过度自信是创业者的通行证

过度自信者的竞争策略就是“有枣没枣先打一竿子”再说。如果恰好没人跟你争,你不就白白赢了一回吗,就算有人争,也许他们还不如你。当那些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还在苦苦计算得失概率的时候,过度自信者已经捷足先登了。这个模型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美女最后落在了各方面条件非常一般的男生手里。它也许还可以解释为什么在中国历史上汉族一而再、再而三地输给了野蛮的少数民族。

到底什么是发散思维?

我们学习各种技能,有时候会遇到一个短暂的“平台期”。比如我记得当年学开车,一开始进步神速,过了一段时间,就感觉这几天虽然一直在练,但是水平不但没提高反而还下降了,怎么开都别扭这就是“平台期”。这个“平台期”其实是大脑内部正在忙着建立新连接的时期,不是没有进步,而是后台正在重组!我看奥克利的书中提到,有人说他学钢琴就有这样的体会 一首很难的曲子练了几个小时怎么练也练不好,结果睡一觉第二天自动就会了了。

据此我们知道,学习知识并不是越快越好。复杂的技能需要时间间隔帮助掌握。

所谓学习,就是把进人到大脑的短期工作记忆的内容强化吸收,写进长期工作记忆之中的过程。所谓创新,就是把长期工作记忆中的相关内容调出来,放在短期工作记忆里跟新信息形成配合的过程。

集中思维,就是在此时此刻的短期工作记忆里强化这个新信息。而发散思维,就是短期工作记忆和长期工作记忆之间的通道。

想要提高效率,就得不公平

要做到要事优先,第一,你得有自由意志,知道自己有选择的权利,不能别人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而要强调主动性;第二,你得学会判断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第三,你还得有勇气、有能力拒绝自己不想干的事,敢跟人说“不”

现代社会中有很多“完美主义者”,他们多是不懂轻重缓急的“焦虑症患者”他们关注各种细节,经常能指出别人的小错误。比如给他们看个PPT, 他们很容易注意到上面有哪些标点错误, 却不知道你说的核心观点是什么。这其实是种特别浪费时间的性格。

低收入者重视集体,高收入者强调个人

“人脉”其实是弱者“意淫”出来的概念。人们幻想高水平的人也是靠今天我帮你一个忙,明年你帮我一个忙这种“人情账”的逻辑办事。

这个逻辑在现代根本不存在。现代社会是陌生人之间能够合作、能够迅速建立互信的社会。如果这件事对咱俩都有利,那咱们根本不需要积累什么“人脉”关系,以前不认识现在可以认识。如果这件事对我有利,对你不利,那我怎么忍心让你做呢?

什么“人脉”,什么人情储备,其实是没有明确权益的账,不但不利于良好合作,还污染了真诚的友情。表面上温情脉脉,背后却是可耻的算计。这大概就是为什么现代社会中的人们越来越反感这些所谓的人情往来。

要么是真诚的友谊,要么是公平的合作,实在不行干脆就谈交易,搞什么“人脉”啊。

权力带来的脑损伤

权力会让我们不再关注别人有什么微妙想法。当然这在某些情况下是必须的,你要做的是大决策,肯定要忽略一些无关的信息,正所谓“杀伐决断”但是时间长了,你可能就什么信息都听不进去了,自己想怎么干怎么干。你会越来越冲动,越来越盲目,做决策不顾风险。

反安慰剂效应和养生之道

以为自己没睡好,身体表现就好像真的没睡好一样;如果把压力当作挑战,而不是威胁,压力对你的健康就不会有危害;《新科学家》说,如果你心态年轻,你能比别人平均多活7.5年。如果你整天说自己不行了,真的老了,你甚至可能会提前38年得上老年病。

感谢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