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40岁的崭新开始
不得不说,大数据实在是太厉害了,因为淘宝准确地知道我的年龄,因此在年近40之际,毫无征兆地给我推荐了这本书。因为我比较喜欢读书,又不特别限制自己的阅读范围,权且是当听一听前辈的意见,就购买了这本书。书的作者:松浦弥太郎,是一位日本的书商、作家。在百度百科翻看作者介绍时,才发现很早前看过他的另一本书《100个基本》,作者分享了他对于40岁的感悟,这本书也依然保有一种“日式鸡汤”的味道,当作是给自己打气吧。
目标定在“耀眼的70岁”。与其靠存款过活,透过新的行动赚进金钱要有意思得多;同样道理,尝试新的行动,把新的事物带进生活里,这样的人生要来得充实许多。因为你的每一天都会感到新鲜。
意思就是很多人到了40岁的年纪,基本就“认命”了,认为自己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实际上只要活着,人生就仍有无限的可能。尽管不用对未来期望过多,以免压力太大,或是最终期望无法实现时过于悲哀,但至少仍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保持进取心。
在40岁停下来思考时,第一件该做的事就是“客观地认识自己”。我们都觉得自己很了解自己,事实上,许多的认知都在不知不觉间变得模糊不明。所以要让模糊的印象变回鲜明,以做到客观认识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制作个人年表。请仔细回顾你四十岁之前做了些什么,你会惊讶地发现有些原本觉得“不久前才发生的事”,竟然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
整理身边所拥有的物品,除了物理物品,也包含了房子之类的资产、存款、贷款等财务部分。另外,家人、朋友、工作上的人际关系也都是你的资产。工作、梦想、责任、能力等,这一切都是你所拥有的东西。人事充满欲望的动物,想要这个想要那样的,但在我感觉,与其追逐得不到的东西,反而应当珍惜握在手里的宝物,让这份牵绊更紧密,才是真正充实的生活之道。
40岁以前,我们都会买衣服或各种喜欢的物品,也有一段时间想要学东西而买了一些教材吧。但买得愈多,事后后悔的机会也越多,最后可能都把东西送人或丢掉了。不过,这也是一种学习,每个人人生必经的过程。可是过了40岁,就不要再把钱花在无谓的购物上了,请汲取40岁前学到的教训,尽量减少身边的物品。
要减少身外之物,秘诀就在于找出自己真正爱用的物品。“我真的很喜欢这个,以后就固定适用这款了”。
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高度”,基本上一辈子都不会改变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学历等等,即便生来比别人差也无法再重来。那么与其试图遮掩美化,何不努力爱上原原本本的自己呢?幸运的是,我们的“高度”虽然无法改变,“气度”却是能够培养的。往高处发展的努力就到40岁为止吧,朝70岁浅见的后半辈子,重点不妨放在气度的培养上。培养气度,最好的方式就是“拥有质感与智慧”。
40岁以后的人生目标,不再是接受他人的付出过活,而应该思考对于他人或社会,今后自己能够付出。我想要持续对人、对社会有所付出。
接下来的30年,请勇敢地迎向每一个挑战。即使失败也要毫不退却地迎战。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变成弱者。把自己的怯懦正当化、怪罪他人、怪罪社会,这就是弱者。许多原本坚强的人,上了年纪之后却很容易自暴自弃成了一名弱者。“弱者”是放弃比赛的人,“失败者”却不是,这次输了,说不定下次赢回来。不敢初赛的弱者是没有未来的,而失败者仍拥有无限可能。
感谢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