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阳的博客

首页 读书 技术 店铺 关于
张子阳的博客 首页 读书 技术 关于

管理的常识:让管理发挥绩效的8个基本概念

2023-06-25 张子阳 推荐:

这本书的结构很简单,分为了8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主题,对管理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些主题进行了讲解,包括:管理、组织、组织结构、领导、激励、决策、计划,以及控制。

1. 管理

  1. 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
  2. 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3. 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4. 衡量管理水平的标准是:能否让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
  5. 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

对于很多企业管理而言,问题就出在管理者只关心人的态度和表现,并没有清晰地界定必须要做的事情,以及做事的标准。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他们并没有被清晰地指引,应该做什么事情,所以只有凭着兴趣和情绪,或者感情来做,这样的做事方式,一定是无法评定以及无法控制结果的。界定应该做的事情,这就是管理了。

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观

管理只对绩效负责。绩效包含效益和效率,对管理而言,需要有好的效益的同时,又需要用最快的时间达成这个结果。

关心态度还是关心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够正确对待能力和态度的关系,过多关注态度,结果就会导致组织中能干的人干死,不能干的人活得很好,原因是你关心态度而不是能力,让态度好的人得到肯定,结果导致大家关心态度,而不愿意真正地用能力说话。可是,只有能力才会产生绩效,态度必须转化为能力才会产生绩效。

人都会犯错误,所以我们不能够在品德上下赌注,管理所要做的就是让人没有机会犯错。我坚持这个观点是因为管理所面对的人,不能够用道德来评价,只能够用行为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评价。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是自私和贪婪的;从行为学的角度看,人是懒惰的。这个自私、贪婪、懒惰的人,就是管理面对的人,他不是一个道德人,所以我们不能用道德来下赌注。

管理是一种分配

管理需要做好一个分配就好了,就是分配权力、责任和利益。

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管理与经营是管理者需要具备的两种能力,经营能力就是选择正确的事做,管理能力就是把事做正确。从这个意义上说经营是第一位的,管理是第二位的。

无论从实践的角度还是理论的角度,管理所要面对的就是效率,也可以说管理就是为了提高效率。

企业组织的管理内容

计划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和文化管理。

  1. 计划管理:解决资源与目标是否匹配的问题
  2. 流程管理:解决人与事是否匹配的问题
  3. 组织管理:解决权力与责任是否匹配的问题
  4. 战略管理:解决企业核心能力的问题
  5. 文化管理:解决企业持续经营的问题

目标是计划管理的基准。资源是目标实现的条件和计划管理的对象。目标与资源两者匹配的关系是计划管理的结果,也可以说两者的匹配关系是衡量计划管理好坏的标准:当所拥有的资源能够支撑目标的时候,计划管理得以实现;当资源大过目标或者无法支撑目标的时候,要么浪费资源,要么“做白日梦”。

流程管理,简单来说,就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2. 组织

组织因目标而存在。如果公司的目标是为顾客创造价值、获得盈利之外的任何东西,譬如这个目标只是将公司做大,或者是成为技术领导者,那都会使公司陷入麻烦之中。

组织内的关系是奉献关系

一个人若不懂得在团队中主动贡献,总是让团队为了他而特别费心协调,就算他能力再强,也会变成团队进步的阻力。我们需要明确:组织内人与人之间是奉献关系,不是管理和被管理关系,甚至也不是“合作”关系。

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你能够胜任工作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同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条件,就是对于组织而言你是否愿意热情地付出,如果你不肯付出,总是让组织迁就你的习惯,那么即便你具备非常强的能力,对于组织而言都是“可有可无”的。

3.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所要解决的是权力与责任关系是否匹配的问题

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1. 第一个原则是指挥统一。它就是指一个人只能有一个直接上司。
  2. 第二个原则是控制幅度。每个人能够管理的跨度,其实是有限的,那么从理论上来讲,一般的管理跨度比较合适的是五六个人,越到基层,管理的跨度就越大,越到高层,管理的跨度越要变小。
  3. 第三个原则是分工。组织结构设计的关键是分工,分工有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纵向分工是企业的经营分工,在这条线上决定绩效的分配、权力的分配,所以常常又称之为职权线。横向的分工是资源线,也就是说,公司所有的资源都在这条线上进行专业分配,保障业务部门能够获得支持,所以横向分工是职能线。
  4. 第四个原则是部门化。必须把做同一件事的人放在一个部门里交由一个经理来协调,这就是部门化的原则。

纵向分工就是确保承担绩效的人权力最大,与总经理的距离最近。横向分工最重要的是专业化分工以及专业化水平,同时为了能够确保资源的有效使用,横向分工一定要尽可能简单,尽可能精简,能够减少就不增加,能够合并就合并。

4. 领导

领导是指影响别人,以达到群体目标的过程。领导者就是负有指导、协调群体活动的责任人。现实中并非所有的经理人都是领导者,反之亦然,但优秀的经理人多半也是能干的领导者。

影响力由两部分构成:第一是权力,第二是个人魅力。

权力产生影响力可以从五个角度来体现:法定权、专家权、奖赏权、惩罚权、统治权。

魅力的五大构成要素:外貌、类似性、好感回报、知识、能力。

好感回报是指管理者需要先付出,之后人们会回报给你,追随你,使你获得领导力。在人与人的交往里这是一个被普遍认同的规则,也叫黄金定律:你想别人对你如何,首先看你对别人如何。

管理者本身的工作绩效依赖于许多人,而他必须对这些人的工作绩效负责。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同事(包括上司与下属)发挥长处并避免用到他们的短处。管理者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具有一定的职称与职权;不一定需要有远见,可照章行事;优秀的管理者往往也是卓越的领导人。

领导技能

概念性的力量是领导最重要的技能,如果管理者能够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成员就可以有效地执行。其实一个人能不能由基层上升到高层,就取决于这个概念技能,取决于能不能让复杂问题简单化。

如果上下级关系非常融洽,或者非常不融洽,作为领导者需要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这个时候领导成效高。如果你是下属,在这种情况下,你也应该是以任务为中心,而不需要在调整与上司的关系上花心思。如果上下级关系状态是中等情况,那么作为领导者就需要以关心员工为中心,这个时候领导成效高。

无心无力的员工常常会在两种人群中产生,一种是新员工,一种是老员工。新员工的能力还不足,同时也没有完全了解公司的理念和价值追求,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公司的战略,因而还不能够和企业达成共识。而老员工因为在企业发展的时间较长,他们所拥有的能力可能已经无法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加上他们认为自己对企业有了很多贡献,企业需要爱护和珍惜他们,因而不再具有激情。因此,我并不主张根据员工在公司的服务年限来认识员工,而是要看员工的任务成熟度;同样也提醒管理者,不要轻易把重要的任务交给老员工,不要认为他们是老员工就做授权型领导,也许他们已经是无力无心的员工了。

不管是什么样的员工,工作的绩效取决于领导者的管理水平,而不是员工的水平。在管理当中,其实真正发挥作用的是管理者,并不是员工。员工的作用是由管理者来决定的,企业一定要关心管理团队的创造和培养。只要他们是有水平的,所有的员工应该就会发挥作用。

授权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真正地培养人。培养人的最佳办法就是分配责任,授权给他,让他成长起来。在授权中,资源的运用、方法的选择以及实现手段的安排都可以授权,只有一个东西是不能授权的,这就是目标设定的权力。

你与你的上司之间只能够用一种状态来描述,那就是诚实与可靠。记住向上管理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关系,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是配合和协助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做下属的永远不让上司觉得难堪:事前警告他、保护他以免在公众前受到屈辱,永远不要低估他,因为高估没有风险,低估会引起反感或者报复。

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一定要保持在工作关系状态,不要保持在非工作关系状态。一定要保持与上司的沟通方式是正式沟通,在工作时间内探讨问题,交换意见,获得指令以及指引,甚至获得支持和帮助。不能够在工作时间之外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虽然这样可以拉近下属和上司的情感关系,但是对于工作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领导职能就是把人用好,让每一个人能够去做领导者想做的事情。因此,管理者需要了解到领导职能的发挥,的的确确要靠文化,要靠自己的言传身教,一定要对人性、社会等有足够的认识。

5. 激励

激励的两个角度。第一个角度是激励一定要想办法让工作变成游戏;第二个角度是激励要永远站在对方的角度来做,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这两个问题也是激励的核心。

人为什么工作的5大原因:

  1. 赚钱。
  2. 消耗能量。
  3. 社会交往。
  4. 成就感。
  5. 社会地位。

保健因素,就是一个人展开工作所必需的条件,如工资、岗位、培训、福利工作设备等;激励因素,就是一个人做好工作所需要的条件,如晋升、奖金、价值的肯定、额外的工作条件等。

保健因素不会有激励的作用,当保健因素缺乏的时候,人们会不满,当保健因素存在的时候,人们的不满只是减少,但是不会带来满足感。激励因素具有激励作用,当激励因素高的时候,人们会有满足感;当激励因素缺乏的时候,人们满足感低,却不会不满。

保健因素只能升,不能降。福利是保健因素,所以在福利设计和调整的时候,一定要非常谨慎,哪怕只是几元钱的午餐补助,都不要随意取消,只要取消就会形成不满,影响到大局。所以福利轻易不要动,如果一定要调整,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一旦降下来,员工或者外部的人就会认为企业出问题了。所以在工资福利方面,一定要慎之又慎。

使用激励因素,就要确保获得激励因素的员工是很少的一部分人。理由大家也知道,如果激励因素是多数人获得,激励因素就降为保健因素。激励因素必须是可以变动的,不能固定,一旦固定下来又要变为保健因素。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人的最低需求是归属需求,一个中国人如果发现他不能归属在某一个类别里面,他认为他的生存就没有价值。在我们的身边很容易发现一个现象:自由职业者很少,即便是自由职业者,也会想办法进到一个圈子里面,或者想办法构成一个圈子。这就是我们讲的归属需求。

人不流动也许是因为安于现状不求发展。如果大家都不流动,不是因为需要发展,而是因为生存需求得到满足,这对于组织来说是非常悲哀的事情,因为这样的组织一定得不到发展,因为在组织里的人,都没有发展的需求,而只是生存的需求。

员工成就的大小,取决于他们自我成就的激励和外部成就激励,而且自我激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甚至起决定作用,自己对自己能够激励的话,成就的获得就不可估量。如果完全去满足员工的需求,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不要在满足员工需求方面花太多的脑筋,而是应该选择能够自我激励的员工,选择成就动机高的员工。

公平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比较每一个人的付出,使人们获得公平的感觉。因此在奖励员工的时候,一定要把获得奖励的原因彰显出来,让大家了解到先进员工的付出,最重要的不是公布奖励的结果,而是公布他取得绩效的过程。

6. 决策

做任何决策的时候,首先不是判断这件事情要不要做,而是判断能不能找到人去做。

做决策一个是要有自然科学的态度,以事实、以数据、以真理说话;还有一个叫社会科学的态度,以本质、以人性去说话,没有这两样东西合在一起,决策就很难有效。所以重大决策一定要理性决策。

责任的问题一直是管理的基本问题,集体决策的实现需要个人负责来保证。责任的概念永远是个人的概念,没有集体责任这样一个概念,在这个方面我们需要非常明确,不能够有任何的含糊。

没有明确的个人责任意识,就无法让管理变得有效;没有个人责任意识,就无法承担经营的后果,最严重的是,没有个人责任意识,就不会有风险控制。归纳起来我们可以确定,个人承担责任乃是我们对自己和他人做出的严肃承诺,是从两个方面支持集体的保证:责任和信任;集体成员之间相互承担责任可以用来检验集体目的和方法的质量。

7. 计划

计划就是为实现目标而寻找资源的一系列行动。

绩效管理适合于那些直接产生绩效的企业或部门,而计划管理适合于那些不直接产生绩效的企业或部门。绩效管理有利于创新,而计划管理有利于成本控制。

计划管理是所有管理的基础。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最基础的活动是目标和资源,人和事,以及权力和责任之间的关系。但是人和事,以及权力和责任都是因为目标的存在而引发的,因此组织目标决定管理的所有活动的出现以及这些活动的价值。所谓计划管理其实就是解决目标与资源是否匹配的问题,计划管理也因此成为所有管理活动的基础。

计划就是5W1H——做什么(What to do it)?为什么做(Why to do it)?何时做(When to do it)?何地(Where to do it)?谁去做(Who to do it)?怎么做(How to do it)?

计划从本质上讲是寻找资源的计划,不断地寻找资源以实现目标。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不要和上司探讨目标的合理性问题,另一个是要与上司探讨资源的问题。好的管理者,一定是承担目标,但是寻求资源,只有主动承担目标而又不断地寻找资源的人,才能够体现出经理人的本色。目标是不能讨价还价的,可以讨价还价的是资源。

高层管理者对企业的成长和长期发展做出贡献,中层管理者对企业的稳定和效率做出贡献,而基层管理者对企业的成本、质量和短期效益做出贡献。

感谢阅读,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