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内容
文章: 289
阅读: 981930
今日阅读: 499
今日访客: 99
在还比较年轻的时候,很多人以为收入会同刚毕业的那些年一样不断地增长。多年以后,发现事实上,对于大多数普通的工薪一族而言,收入是存在天花板的:即这个行业这个岗位,95%以上公司所愿意支付的最大薪资。这时候,除了内部/外部创业成功这样的暴富机会以外,通过使用自己的积蓄,进行合理的理财和投资,为自己带来被动收入(俗称的“钱生钱”)就变得相对重要了。有一段时间,在薪水收入达到瓶颈之后,我在思考:有哪些副业是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且愿意去从事的?想来想去,觉得还是理财和投资比较靠谱。因为我比较喜欢读书,而做出好的投资完全是知识密集型的(不然查理芒格也不会把大多数时间拿来读书),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尽管我有着另一个爱好:摄影,但通过它进行业余创收又显得不太实际,而外出拍摄几乎等同于贩卖自己的时间,而且只能贩卖一次。
这本书我在多年前就已经买了,直到最近想明白了上面所说的,才又重新拿起看了一遍。这本书的书名有点浮夸,起初我以为是讲实际操作的,读完后,发现这本书是讲很多对于金钱、对于财富的理念。按作者的思路,只有先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才能更好地拥有财富。而具体的实操,不过是“术”和执行层面的事情。书的前几张,讲到了乐观主义和自信、责任、变化发生的层次、目标、概念信仰等,很多时候都在讲道理,甚至让人产生这是一本鸡汤书的感觉。这本书同系列一共有三册,这是第一册,可能后面两本讲实际操作会更多一些吧。
心理学我一直挺感兴趣的,这本书我本来是没有听说和关注过的。一位朋友分享的购书单中包含了这本书,得知是关于心理学的,我就更多的了解了一下。这本书是用半拟人的手法,讲了一位深陷抑郁的蛤蟆先生,通过去看心理医生,一步步走出抑郁的过程。其中,借助心理医生的对白,讲述了很多关于心理学的知识。正好最近我感觉自己也有点抑郁,所以就借来读了一下。
这本书是蚂蚁摄影三件套的最后一本,定位是喜欢拍人像的群体。全书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了人像的基础知识,包括用光、构图、摆姿,这是全书最重要的一部分,讲解了人像拍摄的基本套路。第二部分选取了8个常见的场景作为第一部分的理论实践,读者会发现不论什么场景,第一部分的套路都有用武之地。第三部分,则讲解了人像后期的调色和美肤,这部分比较简略,只是浮光掠影,并不深入。调色软件是手机上的MIX和美图秀秀,手机调色虽然深度有限,但好在使用便捷。
这本书最早出版于2007年,那时候正是一期大牛市。经过十多年后,又重新出了修订版。书的大多数内容是没有变更的,里面提到的一些基金,因为这些年里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基金已然变化很大,出了很多新的基金,所以已经没有了很好的参考价值,仅能当为示例。我觉得这本书的最大优点是这两点:1、有关基金的基础概念讲述得比较清晰;2、讲明白了自己投资基金的理念。作者是长期投资的鼓吹者,不建议做波段操作。然而,在中国这样大起大落的市场中,我觉得可以不做小波段,但到了市场疯狂时期的大波段,还是变现逃离比较好。这一点,作者在2020的修订版中也进行了补充说明,也可以说是更新了自己2007年的认知(我也算是和作者达成了一致:-)。
看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和《财富自由之路》,了解了他的一些个人经历:除了在新东方当讲师,出版英语词汇和写作书,他也成功投资了比特币和股市(尤其是“比特币”,曾被称作“比特币首富”)。因为我也有买一些基金作为理财,自然不想成为“韭菜”,所以就想看下李笑来的这本书,对于如何避免成为韭菜有什么建议。这本书公开了李笑来的一些投资理念。同时,这本书还有个“洗白”的作用,按照李笑来的说法,有人通过偷偷进行对话录音,然后再断章取义,“黑化”了自己。藉由这本书,李笑来公开了他对此事的一些态度,然而,对于大多数不了解事情始末的人而言,这些都不是重点。书的附录部分占据了全书1/5的篇幅,主要讲解了比特币和区块链的一些相关知识,对于大部分来说,比特币的风险都太高了,也太贵了,所以感觉有些多余。
春节期间我一共买了7本万维钢的书,也是目前他已经出版了的所有书。我是按出版的时间顺序去读的,这是我读的第2本,是2016年出版的。和上一本《万万没想到》类似,这本书也是关于这个时代和社会的包罗万象的各种知识。全书分为了4个部分33篇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和传统看法不太一样的世界;第二部分谈了美国和中国的教育,以及美国一流名校的运作模式;第三部分讲了几个当前学界流行的观察世界的角度和解释世界的方法;第四部分则展望未来,讲了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化。
《财富自由之路》,看到书名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本理财书”。然而,打开看后,才发现是一本讲个人成长的书。个人成长类型的书,很多人会简单的一以贯之地称作:“鸡汤书”。看完后,我感觉就算是一本鸡汤书,这也是一本高级的鸡汤书。作者实际上是在说自己成长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讲了很多干货满满的道理。读这本书是因为之前看过作者的另一本书《把时间当作朋友》,《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一版出版于2009年,而这本书出版于2017年,在这8年的时间里,很显然,作者的思想和见识又进步和深入了一步。尽管很多底层的理念是类似的,比如说两本书的最核心观念:要把一切可能的注意力都放到自己的成长上去,但这本书更好看一些。
2020年1月的时候,看过一本书,名字叫做《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作者成甲极力推荐了得到APP上的一个付费专栏:万维钢的“精英日课”。于是我就在“得到”上订阅了这个专栏,想体验下看看究竟如何。我订阅的时候这个专栏已经出到了第4季,因为是“年度日更”的栏目,所以每季有300多期的内容,每一期大概12分钟左右。这一年的时间,我听了两季半,觉得非常有意思。这个专栏的知识非常广博,虽然不敢说是无所不包,但也可以说是涵盖了很多现代社会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和 一些前沿的思想和观点。专栏大体上有4种形式的内容:1、当前一些高品质新书的解读,这些新书很多是只有英文版,尚未引进国内的;2、对一些知识性期刊,例如《经济学人》、《大西洋月刊》,的内容的解读;3、作者自己对当前一些热点问题的理解,或者是针对某个专题,例如博弈论、相对论的整理;4、答读者问。
或许是因为我在淘宝上买过多次摄影书和相机、镜头,所以淘宝的智能推荐系统就向我推了这本,恰逢双十一,就买来读了,一共有上中下三册,难度依次增强。因为近期我想多拍一些人像,看封面以为这本是专注于人像的,就先看了这本,然而发现并不是我想的那样。
这本书分了4个章节,第1章讲解了些基础知识:快门、光圈、测光、曝光等,有经验的老手可以直接跳过,也可以快速浏览一遍。第2章讲了7个场景下的人像摄影,这章看完的感受就是,人像摄影,并不一定需要去多么远、多么美的地方,日常的一些场景,也可以拍出很唯美的效果。这一章的场景大多也是日常可以见到的,甚至是在杂乱的家里、夜晚的街头就可以拍出很好看的相片,我打算后面就找时间尝试一下。除了场景以外,还主要介绍了剪影、逆光、夜景的拍摄技巧。
这本书的作者是乔治·奥威尔,作者更有名的一部作品,是后人评价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的《1984》(其余的两部是扎米亚京的《我们》和奥尔德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这本书只有薄薄的100来页,是一则动物寓言故事,讲述了农场里由猪带领的一群动物,因为不堪忍受人类的剥削和压榨,通过“革命”的方式,赶走了农场的人类主人,想要实现平等、自由和更为舒适的生活,结果却是由作为领导者的猪窃取了“革命”的果实,最后成为新的剥削者,而农场其他动物的生活反而不如以前的故事。这是一篇政治隐喻,从书后作者的自述来看,讽刺了前苏联斯大林时期的极权社会。
我们一定都听说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知道其中提出的“自然选择”原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知道现在世界上这样丰富的物种,是由少数几个共同的祖先经过几千万甚至数亿年的时间进化而来的。我们进化出了很多书中称之为“适应器”的机制。而这些机制,我们甚至平常都不会注意到。比方说,当我们手掌脚掌的皮肤过度摩擦,就会生成茧子,让皮肤变得更厚更耐磨,以保护下面的肌肉;当我们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就会产生呕吐感,迫使我们将这些不干净的食物呕吐出来,从而保护了我们的肠胃不受进一步的侵害。这些,是从生理的机制来讲解我们进化出的“适应器”,而本书,结合了进化论和心理学,从心理的角度来讲解我们进化出的“适应器”。很多我们平常有时不会注意、或者认为理所当然的心理,实际是经过千百万年进化而来的。最简单的例子,可能就是我们天生害怕蛇和蜘蛛,哪怕是一个从未见过蛇和蜘蛛的幼儿。
这本书结合进化论和心理学,解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些心理和策略。比如:人类的生存问题、女性/男性的长短期择偶策略、亲代抚育问题、亲属关系问题、合作联盟、攻击与战争、两性冲突、社会地位和等级。看完之后,感觉对人更加理解了。也有一点震撼,就好像弗洛伊德将人们的动机归为性欲一样,这本书中,也看到影响我们各种行动的潜在因素,也是繁殖、以及如何才能有利于繁殖这样的原始本能。
不管处于哪个阶段,我们都有可能身处一段亲密关系当中,可能是自己的男/女朋友,也可能是自己的配偶;我们可能与亲密伴侣相处得和谐融洽,也可能遭遇各种摩擦和危机;我们还会遇到自己爱而不得的人,同样,我们也会遇见“妾有情,郎无意”的情况。但不管怎样,和自己在乎的人保持健康、友善、亲密的关系,是心情愉悦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际关系方面的书我看得不多,因为之前我一直以为,遵循几个关键要素,人际关系就不会太差,比如:心怀善意、没有偏见、关心他人,但后来发现仅仅这些还不够,我还是需要更系统地学习一下(除此以外,很多时候,我觉得很多时候做得不够好,并不是心地不够善良,而是性格使然,比方说控制不好情绪、急躁等,所以修炼内心,让心境更为温和,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一段时间,我在知乎上面查看关于和亲密伴侣如何更好相处的帖子,然后就看到了一篇推荐,大概意思是说,严肃认真地学习一下这本《亲密关系》、《进化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要把知乎上大多数关于两性关系的文章秒成渣渣。于是,我就把这几本书都买来了。
最近几年比较流行日系的小清新风格,因此,我也想学习一下,就买了几本日系清新风格的摄影书,这是其中的一本。这本书和其他人像摄影书相比,内容要丰富很多。很多其他的摄影书,用大幅面的相片占据大量的页面,拍摄时的思维和想法则介绍的相对较少,往往一天甚至半天就可以读完(“看”完?)。而这本书则不同,文字占据了主要的篇幅,着重介绍了作者的拍摄思路和经验分享,感觉收获颇丰。因为插图幅面较小,实际上的配图数目就显得很多了,内容相当丰富。
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很美的书。书中的样片明显都由专业模特来完成,不论是颜值、妆容还是身材,几乎都可以说是满分。然后,这又是一本讲摄影的书,拍摄水准自不必说。所以,总得来说就是赏心悦目吧。书的结构是组图+文字穿插的方式,一组大约10张的相片过后,便是几页说明的文字。但是文字和组图的关系并不紧密。除此以外,文字部分感觉还是比较肤浅,尤其是很大的篇幅讲解了摄影最基本的一些知识,例如光圈、快门等。所以,我想这本书的受众群体就定位的很模糊。如果是针对想要提升人像摄影水平的人群,那么基础讲解大可不必了。而关于如何摆姿,如何找角度,则应该加大文字的描述比例。
这是一本关于冥想的书。在很多年前,我曾经短暂地接触过一段时间冥想,关于冥想的理解,还停留在“闭上眼睛,将注意力关注在自己的呼吸,别的东西都不要想”的这个阶段。也坚持做了有大概一周的时间,然后感觉没什么卵用,就没在持续下去了。这次重新拾起,是缘于和公司一位同事的聊天,他告诉我最近在冥想,我问他“是否觉得有用”,他回答“非常有用”。实际上,我也知道冥想已经风靡欧美了。所以,就想再度尝试一次,这一次,应该不会轻易就放弃吧。
这本书收录了王小波的杂文和随笔,作者以反讽和幽默的笔法直面生活,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思考,从一个轻松的角度来解析身边的复杂事态。内容包括了知青下乡、社会道德伦理、性、同性恋、小说艺术、影视等诸多方面。书名“沉默的大多数”,来源于书中收录的一篇同名随笔。
这本和之前看过的《游戏专业概述》是同一系列的,教科书风格的书。这本书更专注于游戏策划,介绍了游戏策划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输出。总的来说,这本书给刚入行的新手策划提供了一个大纲,告诉你设计一款游戏时需要考虑哪些点,在写策划书的时候,应该包括哪些东西,而且在你设计的时候,也可以翻开这本来参考一下。书中还提供了完整的游戏策划案范例可以做借鉴。
对于摄影者来说,熟悉手中的相机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相机又是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最复杂的电子产品。以我现在用的富士X-T20来说,其机身上的物理按键和旋钮,就达到了22个之多,如果把一个旋钮上的不同选项也算进去,那就有30多个了。想完全掌握这些功能还是需要花费一些时间的,就我自己而言,使用富士X-T20已经3年了,也没能完全了解所有的功能。尤其是fn和前拨轮,更是几乎没有用到过。
人生海海,这本书的作者是麦家。在没有关注这本书之前,我并不了解作者。只是在几个出处不同的“2019年度书单”上都看到了这本书,于是就买来读一读。在网上查询了以后得知,麦家是近几年炙手可热的作家,擅长写侦探、悬疑小说,代表作有《解密》、《暗算》、《风声》等,均获得了很高的赞誉。实际在几年前,我也看过同名电影《风声》,只是并没有注意到这部电影是作者的同名改编。
人生海海,在书中是这样解释的:“人生海海是一句闽南话,是形容人生复杂多变但又不止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样宽广,但总的说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如果更通俗一点理解,就是:“人生象大海一样茫茫然,没有固定的去向,总是会起起落落,沉浮不定,总是有很多不定因素”。